千与千浔 发表于 2015-2-28 10:27:27

怎么让孩子从“我不行”到“我能行”

    “我不行”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的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3-6岁时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得怎么样,对小学甚至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进来研究发现,挫折承受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得的信息于此反差极大。他就很容易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改进要点:
1. 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
2. 最重要的事,家长应该多去表扬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今天你努力控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么让孩子从“我不行”到“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