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呼吸de痛 发表于 2013-4-22 17:02:41

香蕉奶里还是那根香蕉 而我们从来不是我们

香蕉奶里还是那根香蕉 而我们从来不是我们
      一个要好的朋友,大三了,上周末去考中级口译,之后她来学校给我送香蕉奶(因为给她帮忙,她便送箱布呐呐),顺便欢快地说她考的还不错。一阵兴奋过后,我问那她你将来是想做同传咯?她愣了一下,说不知道,也许吧。我又问那你考中级口译干啥?她很轻松的回答我大家都考啊,毕业简历上能多一条。然后我们都笑了笑各忙各的去了。
      也是上周,中外管理课上教授问一个女生如何在求职中证明自己有能力胜任这项工作。女生毫不畏惧这个问题,系统的描述了一个大学生从大一到毕业要准备的各种考级考证,精确到了哪年哪月该考过哪一项。女生说完,站在那里透着自信,等待着老师的称赞。我看得出,她是一个精明的女孩,她认真考虑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人生,她盼望着大学毕业用满意的考级分数和大把的证书谋得一个体面的工作。但是教授泼来了一盆冷水:“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些证书基本上都是没用的。”
      是的,因为我们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
      学校里的氛围,家庭的环境都在逼迫我们背离自己,走向功利。
      古代人习惯把“上学”称作“念书”,现在看来,上学是上学,念书是念书,上学的不是在念书,念书的不一定在上学。
      走进图书馆,没有人看书。大家都在忙着刷题。四六级真题、考研真题、公务员真题、各种考证真题……我曾见过一个同学从书架上抱来一本呼啸山庄摆在桌子上,把从楼下买来的布呐呐香蕉奶摆在书的旁边,随后拿起手机拍照,编辑、上传,然后那本呼啸山庄翻开都没翻开就又被放回了书架,同学回到座位上,掏出了一本厚厚的力学习题集,就着香蕉奶,畅游在学海里。我猜,那条微博大概是这样的内容:“在一个美好的午后,泡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看一本喜欢的小说,脱离浮躁和尘嚣……”
      殊不知,她抛弃的正是安静,身处的依然是浮躁尘嚣。
      话说回来,不成功不可以么?努力做一个普通人就是没追求没志向么?就像那个小女孩说的:“妈妈,我想当在路边为英雄鼓掌的人”,这样不可以么?辅导员告诉你:你一定要提前考虑毕业后是考研是出国还是工作。可是,就不能有第四种选择么?学长告诉你,大学期间一定要谈一场恋爱,你身边的朋友都有了男女朋友,于是你耐不住寂寞也谈了朋友。你身边的人都开始喝布呐呐香蕉奶,你也每天跟着喝,却从来不想也许的生活费不及人家的一半。你的室友都打游戏,于是你为了合群而学着打起了游戏。社交网络上别人都在发爱国宣言,于是你不愿多想也转发并写了几句豪言壮语。一则新闻你只看了个标题就开始高谈阔论轻蔑讽刺,却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正被媒体利用,即便新闻的主角也许会是下一个叶蓝秋。
      身边的同学们争相入党,于是你也跟着递交了一份百度文库下载下来的入党申请书。可能你连党成立的年份都要百度一下,或者百度都懒得搜。我也是这样的人,准确的说,我曾经也是这样的人。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好孩子。怕得罪老师、怕惹爹妈生气、怕伤了朋友间的和气。所以我们习惯了妥协让步,习惯了沉默顺从,习惯了甚至开始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因为,我们不相信自己,不敢相信自己。
       我知道,你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不会有所改变,你还是会去考级、考证、做题、网游、不怎么看书……但是我想至少你要明白,许多年以后,当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当你不理解当初的所作所为,当你抱怨自己混的和别人一样,当你开始怅惘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时,不要责怪社会和他人,因为你从来都不是你自己,你盲目地随大流,都没有认认真真的问过自己想要什么,又凭什么要求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时,如果你甘于世俗甚至标榜自己狭隘的经验和观点,我尊重你的看法,但是请不要去打扰那些怀揣梦想并在自己的道路上付出努力的人,更不要去冷嘲热讽他们所作的一些你不能理解的事。不是为了保护他们,而是为了保护你自己。因为当这些人实现梦想的时候,你不至于落得尴尬和难堪。

会呼吸de痛 发表于 2013-4-26 13:22:44

我们不相信自己,不敢相信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蕉奶里还是那根香蕉 而我们从来不是我们